第64章 我梦见了你92
文武百官在勤政殿的内殿里,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大将军于睿主动请缨,表示愿率兵马十万,赶往北疆。
有文臣质疑:“于将军年事已高,怎可率兵打仗?臣以为不可。”
于睿冷笑,“昔有黄忠宝刀未老,老臣有何不可?且我大齐国正当用人之际,尔等只会在这逞口舌之快,究竟有何居心?若张太傅觉得老臣无能,那张太傅可愿率兵前往北疆?”
张太傅的脸僵了。
赫赫威名的抚平大将军都命丧与北疆,大齐国的战神肖祁寒也是节节败退,他一个文臣,如何领兵打仗?
张太傅深吸了口气:“老臣只是为于将军考虑而已。”
于睿又是冷笑,“张太傅,老臣记得,令郎正在秋山营当统领,都说虎父无犬子,不如就让令郎跟着老臣一起去,有令郎在旁,这张硬仗,定是能拿下来了。”
张太傅老来得子,就那么一个儿子,怎舍得送去北疆去过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他当即就给皇帝跪下了。
“陛下,小儿年幼,实在担不起这个重责,陛下明鉴!”
允修明被群臣吵了一下午,脑子都快炸了。
脸色阴沉的一拍桌子,“都给朕住嘴!”
满殿的人纷纷跪了一地。
允修明看向人群里唯一站着的那个,语气放的尊敬几分:“皇叔,此事你怎么以为?”
允应慎轻笑:“于将军身经百战,臣以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允应慎的话在朝廷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皇帝年轻,又刚登基不久,许多国事还不甚熟悉,对这位皇叔相当尊敬。
见允应慎开了口,皇帝心里立刻有了决定。
……
三日后,于睿率十万精锐骑兵,快马加鞭赶往北疆与肖祁寒汇合。
这已经是京城,能调走的最后的军队了。
大军出城的第七日。
乌泱泱的两万军马一夜之间包围整座皇城。
皇帝被人从梦里叫醒,外面已然是火光冲天。
他面色焦急,身边的妃子已经吓得流出眼泪。
皇帝大喊,“来人,出什么事了?”
太监从门外跌跌撞撞扑过来,直接跪倒在了地上,声音哆嗦:“启禀陛下,打……打过来了!”
“什么打过来了?”
“太子……前太子的余孽……还有六皇子他打过来了!”
“胡说八道!允修睿早死了!”
太监磕磕绊绊:“是真的!陛下!不少人亲眼看到是六皇子!现在敌军已经达到了城门口了!”
皇帝这才脸色大变,“御林军呢?”
“三千御林军已在城门口,可是,可是……”
仅靠着皇城里那三千御林军,哪里抵得过允修睿带来的数万军马。
“快点叫于睿回来!”
“已经去叫了,只是……于将军要赶回来,还需要数日,倒是东马营的一万将士正赶在护驾。”
外面的厮杀声不绝于耳,“轰轰轰——”的撞击,似是外面的叛军把门撞击开一般。
皇帝被大臣簇拥着仓皇逃跑。
叛军和齐军进行了一场血腥的厮杀,第七日叛军终于破开城门,鱼贯而入,富丽堂皇的皇宫里到处都是燃起的烽烟,凄厉的惨叫不绝于耳。
午后,于睿带着部队终于赶到。
十万部队,轻轻松松虏获叛军,就地诛杀。
皇帝的寝殿里,哀嚎声声震天。
皇后跪在床下,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陛下,你怎么狠心,丢下妾身去了啊……”
叛军闯入皇宫的当天,便将皇帝吊死在了城墙上,于睿赶回来时,早就为时已晚。
皇帝死了,齐国的大臣乱成一锅粥,一边忙着处理叛军孽党,一边吵吵着立新君。
允应慎身穿一身白色国丧服,缓缓的站了出来。
他站在正殿的玉白色石阶上,冷艳看着吵作一团的大臣,扬高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驾崩,膝下只有一子,该拥立为新帝。”
群臣哗然。
允修明只有一个皇子,乃李妃所出,今年只有六岁。
一个六岁的孩子,连字都认不全。
“大皇子只有六岁!”
允应慎冷笑,眼神锋锐的盯着那个人道:“别说六岁了,就是只有一岁,那也是大齐国名正言顺的储君!怎么,难不成你还能找到第二个坐上这位置的人?”
那人被允应慎呛的没话说。
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谁敢往这罪名上撞?
在允应慎的命令下,年幼的大皇子,只有六岁的允容被换上了黄袍,被太监抱上了龙椅。
小皇帝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龙椅上哭着要找母妃。
群臣对着这个年幼的小皇帝束手无策,却又不能指责。
于睿在一片乱哄哄中跪了下去,“国不可一日无君,虽然陛下已经登基,但因陛下实在年幼,还请王爷亲政,辅佐幼帝。”
允应慎笑了笑:“于将军就不要为难了本王了,本王一向不喜欢管这些事。”
于睿正色道,“北疆战事吃紧,京中叛乱为平,还请王爷以大齐为重!”
说完,他便俯身,磕了三个头。
满殿的大臣纷纷跟着一起跪下,“请王爷佐政!”
允应慎面色平静,目光扫了一眼群众,似乎妥协了:“既然大家都这么说,念及陛下年幼,本王就暂且代为处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