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也是,说出来自己会在一个赵光义相处的夜里暴毙身亡。
因此,即便两人将心里的话坦白的说了出来,误解还是会存在。
赵匡胤总觉得弟弟想害,赵光义却也在想,哥会不会哪一个没想通直接把杀了。
以两人虽然表面上没什么,还是以前一样,两兄弟一亲,心里却全是猜忌。
猜忌久了,再好的关系也会变差,这是小孩子都懂得道理。
有了皇权的冲突,兄弟之总是会存在嫌隙的,尤其是赵匡胤,的手里握着担心被人抢走的东西,以总是如履薄冰。
赵光义也没好到哪里去,被猜忌的人生分的痛苦,很难熬。
们两个总是不约的在想,如果们还是两个普通人,是不是能像幕之中说的苏轼苏辙那样,做一对永远相互扶持的好兄弟。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现在比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更加重要的,应当是如何统一下。
幕在提到李煜的时候,赵匡胤不是很在乎的词写的怎么样,反倒更关心,营的江南小国,国力如何。
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对李煜有更充分的了解。
虽然下统一是一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做到的事情,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如果幕在盘点李煜的时候,能够说的更多,自然是最好的。
......
南唐。
如果算上今这一次,在迎娶皇后这件事情上,女英已拒绝了李煜七次了。
并且每次拒绝之后,把自己关在宫殿里,拒绝别人相见。
事实上这行为很不符合规矩,可是没有人能管,当然也知道,李煜不会在这件事情上与计较。
因此,谓的脾,也只不过是恃宠骄。
李煜确实是故意由着的性子,当然可以不由分说,强硬将纳入宫中,女英没有办拒绝,周作为臣子更不可能拒绝,只不过李煜不愿意那样做,不想逼,以会在事情开始之前,反复询问女英自己的意思。
当然也知道女英一定会拒绝,反复的追问只不过是自己的执念罢了。
想用一个完整的东西,弥补曾破碎掉的感情,虽然这完全是两件事。
娥皇已不在了,因为之前的事情愧疚万分,但斯人已逝,活着的人难道不应该珍惜眼前的日子吗?
幕那日提过李煜之后再也没有说别的话了。
李煜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殊的身份以及位置,还是说的词真的写的很好,以才荣登盘点。
但是现在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的未来,以及国的未来都不怎么好。
这也是反反复复想要将女英成为的皇后的原因。
幕没有告诉准确的时。
但无论是直觉,还是的推测,都觉得,离大宋铁骑踏破山河的那一刻不远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操练兵马,以及完成一些,觉得重要的事。
如果说,注定了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守不住这从先辈们手中接过来的江山,那也必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可惜女英并不会知道李煜是怎么想的,还被困在姐姐去世的痛苦之中,一刻也没能走出来。
在女英的衬托之下,李煜似乎显得很没有良心。
也许事实是这样的,本来是一个很没有良心的人,以女英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在的眼中,自己并没有为娥皇的去世付出多少的眼泪,日后自然也不会因为女英有动容。
可是是皇帝,的痛苦应该像谁表达呢?
第八十五章
那天,李煜趁女英忙于皇后的丧礼,特地接见了他的父母。
随后,向他们表明了自己有意让女英做继任皇后的打算。
但出乎意料的是,从他们的脸上, 李煜并没有看见丝毫疑惑或者想要婉拒的神色。
实际上, 他们是可以拒绝的, 娥皇刚死,即便拒绝这件事情会让李煜生气,但他也绝不可能对娥皇的父母做出什么事来。
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极其心慈手软的人。
只不过周家夫妇的表现却让他觉得很奇怪。
奇怪又不奇怪,或许他们早就有这样的打算了, 早在当初奉旨, 送了女英进宫的那一天, 就已经料到了这样的结局, 甚至于,他们从一开始就是这样打算的。
而那一点点, 很难从眼神之中捕捉到的犹豫,也只不过是听了天幕所言之后的质疑,但归根结底,他们也是希望女英留在宫中的。
有了这样的了解,李煜对自己所做之事, 便更加的有信心。
那天他在城楼上看着女英从跟随父母到拜别父母,无疑他的内心是十分快乐的。
如果说对他而言,皇宫是个监牢, 皇位是个躯壳, 那么在这样的日子里,有人陪他当然最好。
从前那个人是娥皇, 娥皇不再了,就换作她的妹妹吧。
由她与自己一同面对势如破竹的宋军,风雨飘摇的国家,以及破败不堪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