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131
在这个时期,他还算得上李治的头号支持者,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亲外甥最后居然会因为废立皇后的事情将他贬官流放,这是什么奇耻大辱,国际笑话?
但是,李治真的会这么做吗?
长孙无忌在心里问自己,同时同样也听见了天幕的儿子长孙冲在一旁问:“父亲,太子他以后真的会那样做吗?”
看得出来,长孙冲脸上的愁容一点都不比长孙无忌少。
虽然年纪尚幼,但世家大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即便天幕并未提及长孙府中其他人的结局,但他料想一定不会太好。
就算李治看在文德皇后的面子上,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那最终的结局,也必定不是他们想要的结局。
长孙冲担心不已,但长孙无忌的思维,却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他现在之所以这样支持李治,是为了什么呢?
为的不过是等李治登记以后,能够重用自己,作为先皇后的母家外戚,长孙一族在朝堂的地位和势力都不算低。
他相信等到李治登基后,这种情况会变得更加的夸张。
那李治又究竟是为了什么要处置他,仅仅是因为他反对改立皇后,还是因为他手中所掌握的权力已经危及了皇权?
李治并不是一个赶尽杀绝的人,但从天幕里所说的一些话里可以得知,他唯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的权力收到影响。
而仔细分析之后能够感觉得到,无论是被废掉的王皇后还是他自己,都是在李家起势之时就与之有所来往或者结盟的家族。
而李治那些看似不念旧情的举动,实则是在借废王皇后立武皇后的事情,增强自己的权力与势力罢了。
说到底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皇帝的位置做的再高,最后还不是为了自己。
长孙无忌再为自己的未来分析对策。
他想,如果要让李治打消疑虑,首先就是权力不可过大,起码不能让他有危机感,不然即便再小心行事,他都能有一百种法子让你死。
其次就是,一定要低调,一定要顺着皇帝的意思。
如果他不在废后这件事事情上做什么表态,那估计李治也没有一定要杀他的理由了吧。
毕竟亲戚一场呢,李治应该不至于赶尽杀绝。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又觉得自己多了几分生机。
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这么多,他从来没有想过天幕有一天会提到自己。
然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么一提,就短短的一句,还是在给自己判死刑。
长孙无忌绝望与悲痛中又带着一丝的侥幸。
至少提早知道了这件事情,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他可从来没想过要篡位,就算有时候拼命的独揽大权,也只是想活得更好些,既然李治不愿意,那就算了。
做一个慈祥可亲的舅舅,为大唐分忧也不是不可以,究其根本,还是命重要。
且看那天幕日日盘点,多少人因为执念丢掉了性命,成为历史中的一粒毫不起眼尘埃。
如果众人的归宿,都是尘埃,那么何必要去汲汲营营的争取这些身外之物呢?
......
与长孙无忌一样为自己的命担忧的,还有莫名其妙的上官仪。
他只不过是帮着起草了一纸文书,怎么就落了个惨死的下场呢?
转念间,上官仪又在心里大骂,李治真不是个东西,明明就是你让我拟的废后草案,怎么最后还把责任全推我身上了呢。
就算被武皇后知道了是你起了废后的心思,他还能杀了你啊!最多不过是闹一下脾气,你一个皇帝有什么可怕的。
但是上官仪怕呀。
他只不过是一个勤勤恳恳的打工人,从来没有得罪过谁,也没有做什么坏事,凭什么要遭受这样的无妄之灾?
上官仪在心中破防。
直到天幕在下一句里提起那个倍受宠信的才女上官婉儿,上官仪的心里才终于有了一点安慰。
毕竟他们上官家还没有在这件事情里死绝,虽然他不知道上官婉儿究竟是谁。
这人似乎也还没有出身。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加强女子教育确实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天幕的提前告知,谁又能想到,最后振兴他上官一族门楣的人,会是在掖庭里长大的一个小女孩儿呢?
反正上官仪想不到。
......
整整两天。
太子妃听完天幕,没有等到来自太子或者陛下,任何一个人对武才人的处置。
不对,现在不是武才人了,是武良娣。
她只等来了李治册封的消息。
在不知不觉的时间里,她与武良娣的斗争提前展开了。
太子妃屏退左右,一个人坐在房中,一双手用力的撕扯这丝质的衣服,好像这样就能够发泄她心中攒集的怒火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在意她的死活。
陛下不在意,李治更不在意。
他们只要得知了,武媚娘的出现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利益就行了,至于一个可有可无的皇后,又算得了什么呢?
何况她现在还不是皇后。
武良娣也许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可是她那些厉害和梦想,是要踩着自己的尸骨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