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路
“你是官宦人家出身,能想到这些,殊为不易。你阿玛为官清正,教出来的女儿果然不错。”
雍正虽夸奖宁嫔,也只从她的父亲武柱国着手,宁嫔笑意渐淡,谢恩之后尝了一口龙井春茶。
小顺子恰取了两件披风过来,一件交给了皇后身边的乌尤塔,另一件则递给了桃叶。
其实宁嫔的衣衫亦单薄,并不足以抵御湖上春寒,雍正便解下了自己的披风,令种绿为宁嫔披上。
皇后也开始关怀嫔妃,“答应与常在位分低位,恰逢宫中主位逢病遭灾,因此并没有设宴行礼,让宫中姐妹热闹一番。”
“贵人的位分已经不算很低了,只偏偏如今又多在圆明园中,你好生侍奉皇上,待封嫔封妃之日,再让众人好好贺一贺你。”
皇后才染过风寒,此时咽喉大约仍有些不适,声音不似平时温柔。
婉襄连忙起身谢恩,“多谢娘娘关怀。嫔妾入宫不过数月,无功而得封赏,已然战战兢兢,实在不敢心存不平。”
“本宫知道你是个实心人。”皇后颇有怜惜意,“这段时日也是可怜,白白遭此灾厄。”
皇后与兆佳福晋交好,婉襄总觉得她此刻所言并不仅仅是因谣言而为她不平,或者她也悉知弘昌之事。
婉襄的心情低落下去,并不敢叫旁人看出端倪。
帝后便又开始交谈:“前几日亲耕礼,十三弟并未参加,臣妾与音兀往来通信,亦从她字里行间看出了担忧。”
皇嫂关心皇弟,与政事无干。
“其实十三弟之病,与他昼夜辛劳,常至昏夜始进一餐有极大关系,皇上不若将他肩上职责减轻些,也令十三弟先养一养病。”
这是雍正如今最重的心事,从七年秋冬开始,怡亲王的身体就非常不好了。
雍正忍不住叹了口气,“朕二月间复诚亲王爵位,分封诸皇弟为郡王、贝勒、贝子。”
“皇考给朕留下的兄弟众多,终究无一人似十三弟得力,与朕齐心。”
“朕日前已下旨着朱轼代理营田,亦预备将传教士事务移交他人,人选尚在思量。”
皇后点了点头,已有疲倦之色,“万岁爷心中皆有计较,臣妾便不再多言了。”
乌尤塔适时上前,“娘娘,该回天然图画去喝药了。”
皇后便扶着她的手站起来,同雍正道别:“臣妾有些微不适,想是湖上风大,仍是难以承受,便先回去了。”
又向宁嫔道:“你在宫中时少走动,到圆明园中也是一样。今日难得出门,便好好地陪一陪万岁爷吧。”
雍正并不留她,着苏培盛将她送回天然图画。
皇后方过曲桥,便见一着青绿色白鹇补服的中年男子自曲桥另一侧走过来,似有面圣之意。
作者有话说:
查圆明园资料的时候真的很痛心
第63章 同路
那中年郎官同皇后问了安, 果然就继续朝着流杯亭的方向走来。
小顺子望了一眼,走至雍正身旁,“万岁爷, 是海望大人来了。”
婉襄在脑海中思索片刻, 想起来这人身份,当是内务府官员。乌雅·海望, 孝恭仁皇后,也就是雍正生母的族侄。
《活计档》中频繁见他名字。今日过来,想必也是要交付雍正交办的差事。
海望是一张有福气的圆脸,似菩萨一般的大耳, 远远走来时候面上便含笑,待走近些, 笑容自然越发灿烂。
“给万岁爷请安。”给雍正行礼时像是遇见了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叫人有些想要发笑。
雍正显然已经习惯于他这般做派, 笑着斥了一声“狗奴才”, 而后便令他起来。
海望又给宁嫔以及婉襄行礼, 同样是这般喜气洋洋的,不似谄媚,像是真心高兴。也并未因宠, 因地位而分出尊卑来。
便是要这样做官,才做得长远。难怪海望后来青云直上,一直到乾隆朝仍旧宠遇不衰。
雍正在海望面前拿起了乔, 心情瞧着倒是比方才更好些, “今日来做些什么?”
海望便笑眯眯地转身,让身后跟着的小太监把他们带来的东西都放在了石桌上, 又一一打开了锦盒。
“万岁爷前儿吩咐, 这乳炉的耳子做窄些, 这鳅耳炉则做半圆耳。又以玻璃烧同样造了这几件器物。”
“更将此二样皆发给年大人,以均窑釉焼造,比这大些的做了两个尺寸,比这小些的也做了两个尺寸,如今都得了,特送来给万岁爷过目。”
“年大人”应当就是年希尧,如今是正二品内务府总管,遥领景德镇御窑监督。
“过目是假,讨赏是真。”雍正轻哼一声,仔细欣赏起海望送过来的这些器物。
雍正勤于庶务,对内也喜欢改造珍玩,上次的暖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婉襄见这些炉子都不过是寻常,也不知能用来做些什么,雍正却好似很高兴,兴致勃勃地拿起了一件又一件。
宁嫔欣赏了片刻,便抬头问海望,“不知本宫所需要的那些炊具,内务府的人做得如何了?”
海望笑着躬身回话,“回禀宁嫔娘娘,您前儿要的这些东西也都得了。”
“只因您要使用,如今着匠人在器具之上雕花着色,正想问问您要什么花样呢。”
“蠢材,蠢材。”
雍正放下了一只玻璃烧成的鳅耳炉,“宁嫔如今住在杏花村,既是要炊具,相比是取一个野意,实用也好,装饰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