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给自家子孙留金银
群众立即否定:“哪有哪有,没有没有,我们这就种,这就种......”
另一个围观群众问:“大人,不知道我们应该种什么树啊?我们原户籍是南方的,都种杉树啊松树啊什么的。”
这可把小吏问住了,只道:“大人没有特意说种什么树,你们想种什么种什么。”
林冉在一旁听得好笑,这种树是好事,西北风沙大,日照足,水土流失大,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只是这小吏也不懂为何要种树,只一个劲儿道是朝廷要求的,百姓们也不敢与朝廷作对,双方都是一知半解的。
林冉只听见边上的百姓们不以为然道:“朝廷这是多此一举,以往咱们南边山多树多,用都用不完,哪里还要种树。”
林冉当即下了羊,穿过人群走到小吏身旁。
小吏愣住了,很快反应过来行礼:“拜见林大人。”
林冉:“起身。”
一边说着,一边在他身旁的铜锣上哐哐一顿敲,现场瞬时间安静了。
小吏只觉得自己的耳朵都聋了,一阵嗡嗡的响。
林冉:“诸位,你们里面有附近府城过来的,也有千里迢迢从南方甚至更远的地方迁移过来的,住了几年,你们当知道咱们西北是个什么气候吧。”
“西北三府,处于咱们整个大丰最内部,北边有黄土高山和荒漠,与草原相邻的地方呢有草原,气候十分干旱,风沙大,有时候风一刮恨不得吃一嘴沙子。”
“南方迁移过来的你们应该能更深刻的感受到吧,西北每年的降水量少,植被的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后面的几句话他们没听懂,不过不妨碍南方百姓做对比,“是啊是啊,我们山里面门前门后都是山,一抬头四面环山,山上都是树。
一年到头,恨不得下几个月的雨,整个天气都是潮湿的。”
第372章 给自家子孙留金银
林冉笑着道:“所以,朝廷为什么要让我们种树呢?先说南方吧,你们那里树多,是不是觉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百姓们点头。
林冉摇头:“其实不然,任何东西,用了都会有用完的那一天,如果我们天天大量的砍树,又不去补种,那么等到你们的五六七八代子子孙孙时,他们说不定就没有树可砍了。”
“那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林冉反问他:“就像那地力,你年年都在一块肥田上种植,却又不给肥田补肥,以后它还种的出粮食吗?”
那人一想,摇头。
林冉:“这不就结了,树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们一直砍一直砍,总有砍完的那一天,你们都把树砍完了,让你们的子孙后代用什么?”
众人觉得林冉说得有道理,纷纷道:“大人说得有道理。”
小吏:“......。”
林冉道:“咱们如今植树造林,不仅造福了我们自己,还造福了以后的子子孙孙,你们说这树该种不该种。”
众人异口同声:“该种!”
林冉一挥手:“俗话说得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家都回去,准备给自家子孙留下一座金山银山吧。
你们先回去,至于之后种什么树,听官府的通知就成。”
众人默默退场,只留下稀稀疏疏几个人,瞧着像是学子。
只见一个身穿洗的发白衣服的青年问:“大人,敢问何为水土流失?”
林冉很是喜欢这种爱问问题的学生:“何为水土流失?就是受天灾啊或者是人为的影响,降下的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而水土流失的主要表现,其一是土壤耕作的那层土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
二则,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种植;
三则,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等等。”
那些人似懂非懂,林冉觉得自己是不是要好好给他们上一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课,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林冉有认真地在考虑这个问题,连外头的巡视都不去,整日关在公廨里写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讲话。
沈闻玉等人偷偷摸摸咬耳朵:“咱家大人这是又要干大事了?”
董仲书:“你们可有风声?”他们大人这是一点没有消息放出来啊。
司东青:“没有。”
沈闻玉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咱家大人最近不是挺闲的,也没见她想干什么大事啊。”
徐礼彦悄摸摸凑过来:“是不是和前几日在衙门布告前说的那一番话有关?”
沈闻玉和董仲书、司东青吓了一跳,“你们进来没有声音?”
“天地良心,”徐礼彦委屈,“咱们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了,您三位都没听见,可不能怪我。”
沈闻玉和董仲书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学生们都回来了,轻咳了两声坐正身子,“怎么你们都回来了?地里的活儿都做完了?”
“做完了。”
沈闻玉:“鸭子都卖出去了?”
五妹:“回沈大人话,鸭子都是预定好的,早就卖出去了。”
不过他们屯田司也留了一部分鸭子,让它们去田里晃荡,还能吃些虫卵什么的。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系统 种田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