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说网 > 历史 > 《大清真相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32
武功上更是赫赫。努尔哈赤时代,皇太极便是老爸手下最英武的将领之一。位登大宝的17年(1626-1643),东降服朝鲜,西并漠南蒙古及臣服漠北蒙古,北征黑龙江上游呼尔哈部,南更把昔日的天朝上国大明打了个落花流水,仅入塞侵掠中原便干了五次。帝国在他手上已不仅仅是那个东北山头了,规模堪与大明并列,当然除了军事,其它远逊也。就在崇祯即位的那一年,他已经降服了朝鲜,断了大明所谓的右臂,至于其它辉煌战功,以后再细细道来。
可以说相较南方之明,皇太极手上的帝国更加强大有力,本人也比崇祯更具强者风范,但有意思的是,作为毫无争议的强者,他却继承了老爸与明议和的思想,并更加虔诚地贯彻始终,到死都未放弃,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少见吧。
不过细想想也不奇怪。原为大明臣属又处塞外蛮荒、极端落后的满洲,开国以来虽屡败明军,还抢得了自己第一块文明之地辽东,但心灵深处,昔日的主子仍是那天朝大国,幅员何等辽阔,人口至为众多,经济如此发达,文化多么先进,综合国力高高在上,心理上由不得不生出几分敬畏来。
还有正如大明怕重蹈两宋覆辙一样,他也怕走了辽金元的老路,本民族因此而消亡。认为汉人很不好治理,辽东一块就够烦得了,中原那么多,占了怎么办。他这样说:“克取燕京,其民人应作何安辑,我国贝勒等皆以贪得为心,应作何禁止”(《清太宗实录》卷22)。本国疆域够广大了,没必要再扩大。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是至关重要的。后金(清)虽然疆域广阔,大都贫脊之地,就是辽东也非富土,国家财政、民众生活都极端困难,与明处于战争状态,既得不到赏金,又不能互市贸易,得不偿失。皇太极刚称帝(1636)即派兵入犯内地时,这样说道:“勿以少所俘获而不令之还,俘获虽少,亦不下万余,我国有万余俘获,亦不为不利矣”(《清太宗实录》卷29),国家都已建立20年了,财物仍然匮乏到这种程度。
其实塞外之族,侵扰内地,很多并无啥政治目的,也不是朝着领土来的,就是侵夺掳掠财物和人口,皇太极时五次入中原就是这样。皇太极就曾对朝鲜国王公开说:“满洲、蒙古固以抢掠为生,贵国固以自守为业”(《天聪实录稿》)。
所以只要你大明承认咱对辽东的占有,每年给点钱,再允许互市,这和议就成了,咱不打你不扰你了,还愿意去帝称汗,尊你为上国,奉你为正朔!略举皇太极语录一条,“若真诚和好,则以大凌河为尔界,三岔河为我界,此两处之间,留为空地,逃人盗贼易察,不致滋生事端,和好之道得以长久。至于印信事,除封谕外,不得滥用等语。既如此令尔铸金汗印与我。至于以修好之礼相馈财帛,尔等计之。勿待我如察哈尔汗,则我不能允”(《满文老档》天聪三年正月至七月第十六册)。
为了促和,皇太极可谓想尽一切办法,每次征伐大明前后都有投书求和,经常向明边疆大臣致书,或通过蒙古人转呈,甚至朝鲜国王都做过中间人呢。就是每次伐明,抢掠之外也有以战促和的意思,而对土地并无多大所求,占了明之地盘,大多不是退去,便是焚毁。心实在是诚,既然这样,皇太极的愿望能实现吗?竟一次又一次遭到弱者拒绝!天启时如此,崇祯初也不例外。
( 五年复辽梦一场
客观讲一句,崇祯之初,警记两宋教训不愿与“虏”议和,并渴望收复故土,朝堂之上市场最大也。天启朝也是如此,孙承宗搞宁锦防线,最终目的就是想徐图恢复吗。何况新皇帝才17岁,年轻人有理想有抱负,干劲闯劲十足,对敌人之强也无切身体会,又受大环境影响,与敌不和愿战可以理解,不能太过批评,还是望下看看再说。
既然如此,这辽东大帅的位置越发重要了,谁去干呢?当时在位的是王之臣,袁崇焕黯然请辞后,他又回去了。王之臣任上干得也不赖,满桂与他文武搭配,密切合作,共守辽东。当初王之臣与袁崇焕对立时,前者就是联满桂,后者则合赵率教、祖大寿的,所以一再讲政治斗争很复杂,哪能非黑即白呢?
但王之臣被列入阉党一列,崇祯除掉魏忠贤清算阉党分子,自然也把他撤了下来,根据众臣的推荐,重新起用了袁崇焕。崇祯元年(1628)四月,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等于总领了华北、辽东及渤海湾的军事全权!
七月十四日,崇祯于紫禁城平台召对从广东赶来的袁崇焕。皇上如此信任,袁崇焕激动之下,一时性起,慷慨陈词五年时间恢复辽东,崇祯大喜过望,真是没有用错人。事后有臣僚提醒,袁崇焕才感奏对有失,问题严重起来,他又不是没和后金干过仗,五年?根本不可能的事吗,标准大忽悠,但话已出口,怎能收回?那可是欺君之罪呀!应该说,勇于任事敢赴危难的袁崇焕是豪情中夹杂着些许忐忑奔赴山海关的。
崇祯既然把复辽希望都寄托在了袁崇焕身上,对他绝对鼎立支持,要求的全部为你恩准,担忧的一概为你解决;袁崇焕自然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好一派明君名将和谐共处、携手奋进的景象。哪曾想,一年后这景这象就面目全非了,袁崇焕竟被磔刑,千刀万剐而死!
但细观之,又实乃诸多事因日积月累而成,其他人暂不讲,袁崇焕自己也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可以说,从他那个大忽悠起,便为他以后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一个伏笔。待他上任后,又是接连做了几件非同寻常之事,更是把他又向深渊推了一把。
袁崇焕一上任便平息了因“欠饷”激发的宁远与锦州两次兵变,这倒显示了他的才干,当然崇祯对他全力支持、补发部分饷银作用也不小,总之事情办得很正常,可后来的就变味了。他不仅没想过制定什么军事方案去收复辽东,还与后金议起和来!
议和之事,袁崇焕上次镇辽时就干过却没成功,这次重新拾起,从明与后金大势看,实也应该之举,人家皇太极也能积极响应。问题是袁崇焕干得太突兀太乖张了,这边刚对皇上壮怀激烈地表示要五年复辽,转个身就与人家议和了,不是开玩笑的事吗?难道复辽是靠议和而成吗?谁能理解得了?一般人不会,崇祯肯定也不会。
更严重的是,起初他竟私下为之,后内阁首辅钱龙锡、兵部尚书王洽通过书信往返有知,但并未支持。后来袁崇焕的供词是这样说的:“先是锦衣卫以斩帅主欵二事究问袁崇焕根因,据崇焕所供,斩帅一事则龙锡与王洽频以书问之崇焕,而崇焕专断杀之者也,主欵一事则崇焕频以书商之洽与龙锡,而洽与龙锡未尝许之也”(《崇祯长编》卷三十八)。
而当今皇上崇祯呢?更惨!根本就不知!你说这叫干的啥?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不要说那个君主专制的时代了,就是现在也是绝不能容忍的行为呀。何况崇祯根本没有打算议,朝堂之上当时也少有人想过和,你说你袁崇焕不是干那半吊子事吗?难道这么健忘?上次下岗一个重要因素不就是被人攻讦私下通款吗?是也不是另一回事,你总该吸取点教训,做事前三思而后行吧?
话说回来,你要真能通过议和收复辽东,也行,但这分明就是天上摘星星吗!第一次议和,皇太极就断然拒绝了,已作为后金大本营大后方大基地大中心的辽东,凭什么再拱手给了你,你袁崇焕脑子在想些什么?还有那明廷君臣们,又在想些什么?非要不自量力干虎口拔牙的事,一心想着复辽东,到头来最大可能就是被老虎一口吃掉。
很明显议和不会成功的,崇祯都不知还谈什么答应,皇太极呢?你非要辽东,自然也不会答应。看看袁崇焕干的事?过去守宁远的那个袁崇焕到哪里去了?就这还没结束呢?接着他又手起刀落,擅自斩杀了国之边疆重臣毛文龙。
毛文龙(1576-1629),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早年经历难辩是非,如何起家没有定论,确切记载是从他成为辽东巡抚王化贞部下练兵游击开始的。天启元年(1621)七月,他率兵200海上夜袭后金镇江(今辽宁丹东九连城)成功,俘杀守城游击佟养真(亦作佟养正)。这个人不得了,大明第一批叛降后金者,更是所谓千年大帝康熙的曾外祖父。毛文龙后退据朝鲜皮岛,也称东江,第二年(1622),明廷升他为平辽总兵官,又一年,再提为左都督,赐尚方宝剑,并设“东江镇”于此。
他以皮岛为基地,经常袭拢后金城寨,对敌有很大牵制作用,但其作派又像是个割据称雄、飞扬跋扈的军阀,明廷既倚重又头疼之。这样的人一般人们看法很不一,有赞赏者,更有厌恶者,袁崇焕就属后一类型,任前就说过“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处之”,任后应该也有树立自己权威、统筹辽东战略整盘棋的考虑,对这等骄横难以节制的一方“诸侯”,他竟先斩后奏,未征得皇上与朝廷同意,便于崇祯二年(1629)六月,借巡视东江之机,给毛文龙安了12条罪状立斩之。崇祯得知后,肯定恼火得很,但需倚赖之复辽,未责反而支持了,不过一旦复辽愿望破碎,或受其它事情带动,看你袁崇焕怎么收拾?
袁杀毛历来纷说不一,是非曲直难有定论,但要说毛文龙通敌没有说服力,他据皮岛八年,孤悬海外,扰敌后方,功不在小,如果有降后金之意,干吗不顺势把巡视而来的袁崇焕拿了,一块献过去,岂不大功一件?何况他的毛家军,八年来有叛降的吗?就是主帅被杀那会儿,也未有人投敌呀?相反原来牢不可破、极具凝聚力的2万大军,却因创建人被杀,树倒猢狲散,不再成为一支保卫大明的有生力量,有的如孔有德、尚可喜等竟还叛变投敌,反过来给大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以后细表)。
皮岛也于崇祯八年(1637)被满洲人带着原岛内叛将共同拿下,大明从此少了一个牵制后金(清)攻明的基地。当然这个牵制作用,也不能太夸张,因为毛文龙未亡前,后金也曾两次倾力攻打宁锦,也曾多次与蒙古人作战,未见他有什么大行动,或后金并未因他而不敢有所行动呀?。
私议与杀毛,仅此两项就够厉害得了,没想到他袁崇焕还有呢?所谓“以市米则资盗”,这就牵涉到后金第一次入关的问题了,实际宣告了袁崇焕五年复辽的破产。同时,也迁涉到一个民族,曾经让人难以置信地辉煌过,现在没落了,却仍然成为明与后金都在争取拉扰的对象,它就是蒙古人。咱们不妨先来看一看这个民族,结合着再讲那个“资盗”的事情。
蒙古哪堪携手任
明初,蒙元被太祖朱元璋逐回塞外后,渐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鞑靼乃成吉思汗和元朝皇室直系后裔,蒙古人的主体部分,居大漠南北。瓦剌亦称卫拉特或厄鲁特,蒙古别部,居鞑靼西,天山北。兀良哈,亦蒙古别部,居于大兴安岭以东、黑龙江以南塞北之地,前期为明东北一附庸。
瓦剌于也先掌权时曾统一过蒙古三部,元以后仅有的一次,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就发生在那个时候,后来势弱,退回天山,分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与和硕特,合称四卫拉特,而靼鞑复强。
成化十年(1474),忽必烈七世孙巴图孟克坐了鞑靼汗位,即一代雄主达延汗,在位40余年,东破兀良哈三卫,西迫瓦剌西迁,南据河套,再统大漠南北,又建一个比也先时略小的蒙古大帝国。
嘉靖二十二年(1543),达延汗逝,蒙古又复分裂为漠北喀尔喀、漠南蒙古及漠西瓦剌三部,格局至此稳定,直到200多年后,清乾隆帝灭掉瓦剌中的准噶尔为止。喀尔喀后又分为土谢图、车臣与札萨克图三部,就是后来的外蒙古。
漠南蒙古也分为东西二部,西部为达延汗三子吉囊(副汗)巴尔苏这一系,有一子俺答非常有名,即患明甚烈,又留下个名留史册的“俺答封贡”,不过到了十七世纪,其势渐衰。东部则有三大强部:察哈尔、喀尔喀与科尔沁。察哈尔为鞑靼正宗,其汗即为蒙古大汗,与李成梁有激烈缠斗的土蛮便是其中之一。喀尔喀可不是外蒙那个,乃内喀尔喀也。科尔沁,算是最早投入女真怀抱的蒙古人了,有清一代与满洲贵族始终保持着特殊的亲善关系,那个名气大大的庄妃即来自于此。
说到不团结、窝里斗什么的,人们很喜欢念到汉民族,其实这蒙古人更甚。就说有明一代,蒙古人除了也先和达延汗时,200多年一片混乱,内部大圈套小圈,小圈再套小小圈,不管圈子之间还是内部,都是你来我往斗得不可开交,一地鸡毛,蒙古大汗仅仅只能担个名。
应该讲以当时蒙古人的人口,如果团结一致,习性相同却规模小很多的建州女真根本不是对手,但是当后者正勃然而兴,已经对他们产生危胁了,自家人依然照打不误,加之西藏喇嘛教的传入,精神软化功能越发显现,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土蛮的孙子察哈尔林丹汗,蒙古人最后一位大汗,实力当时也是最强,有一统蒙古之志,却有点志大才疏,统一战中恃强凌弱,手法凶狠了点,又因宗教之争,再让一些部落疏离,当时蒙古各部很多也是部落利益高于民族利益的,特别是身边还有一个强大的后金虎视眈眈,反正主客观因素之下,林丹汗要做的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儿。
林丹汗本人也有问题,对后金开始自大傲慢,致书努尔哈赤时声称“四十万蒙古国的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诏旨,问水滨三万人诸申主昆都仑庚寅汗平安无恙”,后见人家实力很强,又胆怯起来,战场上竟不敢与之一战,三次都是跑路了事。天启五年(1625)围攻科尔沁,见后金增援仓皇夜遁,算是开了先河。崇祯五年(1632)四月,皇太极联蒙古归附各部共10万大军伐之,林丹汗又是不战而逃。两年后(1634),皇太极再次亲征,他更是在逃亡路上,病痘而逝于青海打草滩(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十足逃跑大汗也。崇祯八年(1635)二月,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率兵最后一次讨伐,林丹汗妻苏泰太后与子额哲投降,随后鄂尔多斯也降了,至此漠南蒙古被后金彻底征服。
大明抗击后金的斗争中,漠南蒙古以东各部曾是双方积极争取的对象。明的策略是“以西虏制东夷”,联林丹汗等共御后金。虽说现在吹鼓手们把努皇父子争取蒙古人的策略比如联姻呀册封呀什么的,吹上了天,简直英明盖世得不得了,却忘记了这些都是中原王朝历来常用的招儿,没啥了不起的。也忘记了,中原王朝还有一高招,努皇学不去的,就是金钱笼络政策,明廷每年仅给林丹汗的赏银,最多时就达14万两,作用不坏呀,实力最强的林丹汗不就与后金为敌吗?同时,故意忽视一个方面,努皇父子能争取到越来越多的蒙古人,直至最后征服了漠南蒙古,不是凭啥高超手段,更多凭借东亚无敌之师在战场上取得的。实力比什么外交手段都重要!
很显然这场蒙古争夺战,以明的完败而告终,从此大明北方之界完全暴露在后金(清)的铁蹄下,而满洲人实力更为强大了,对明的侵扰也更为便利更为有力了,他们可以避开宁锦防线,穿越蒙古人的地界,越长城进入中原,最早给他们提供帮助的是喀喇沁人。
漠南蒙古喀喇沁部驻牧于明蓟镇边外,已经投靠了后金,后塞外大饥(后金也是),又向明请粟。明廷担心他们接应后金,先是不准,袁崇焕力请,遂决定让他们按人口换口粮,但“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违反则“以通夷罪论处”(《崇祯长编》卷三十一),够仁至义尽了吧,但袁崇焕仍然违旨而行,做了朝廷不准做的事。
袁崇焕咋想的呢?认为喀喇沁人还可以争取过来?就是要帮助后金,以便和议能成?皆有可能,无意再去深入探讨,且看结果如何。大饥荒的后金确实得到了接应,和议也没能谈成(见前文),喀喇沁人呢?还是做了后金的向导,引之入关了。明廷因此对袁崇焕怎么看,就不必多说了吧。
章节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