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9
“以后会赚更多的钱,不差这点钱。”袁如珠说着,眼神倏然一顿。
路边边上的田坎里,绿绿紫紫的圆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她走过去打量了一番随风浮动的圆叶子,“幺姨,这些紫苏长得不错,摘些回去弄了吃吧。”
小夏掀起衣摆,用衣服兜住摘下来的紫苏。他兜着紫苏,一边往前跑,一边嗷呜道:“明天吃肉喽!吃紫苏喽!”
袁如珠瞧着手里的肉,又瞧了瞧路边的紫苏,面露遗憾,若是家里有烤炉,就可以做烤肉吃,紫苏包烤肉,尤其是紫苏包脆皮五花肉,最最美味。
外脆里嫩的烤五花肉被清凉的紫苏叶包裹着,入口清爽。紫苏的清爽适当稀释了肉的油腻,鲜醇流汁的肉油而不腻,极其鲜爽可口。
脑海里想象着紫苏包脆皮五花肉的味道,袁如珠舌尖分泌出唾液,她咽嗓子,心里琢磨着什么时候去买一个烤炉。
饱饱地睡了一觉醒来,袁如珠带上汗巾去跑步。
这段时间以来,她的锻炼效果显著,减下来了一些肉,身体也壮实了许多,至少现在不会像以前一样爬一小段上坡路就喘气儿。
“如珠,又跑步呢?”
田地里,早起的村民们纷纷向袁如珠打招呼。
“听说昨天店里生意不错?”
“据说来了好些人吃饭呢,都是村外的人。”
“生意慢慢变好了,这是好事儿。”
“恭喜恭喜啊。”
袁如珠笑着一一应了,随之继续跑步。跑完步回去,脚踩进院子篱笆前的小溪流里,感受着柔软凉快的水流轻抚着脚背,她慢慢调理呼吸,目视前方。
溪流前方,篱笆素青树影俏,绿蜡芭蕉菜畦深,端的一副悠然宁静的农家小舍图。
欣赏了片刻晨间的篱笆小院,袁如珠用脚晃晃溪水,进入院子。
院子里,李长贵在扫地,吴桂芳在剁猪草。
“珠珠,跑步回来了?”李长贵抬头。
“嗯。”袁如珠喝了口凉茶,去厨房做早饭。
锅里的水烧开后,撒下一些盐,然后她把处理干净的紫苏叶放开水锅里焯水。
接着捞出紫苏,放凉水里洗。紫苏洗净后,她开始做酱料。
酱油、鱼露、料酒以及白糖通通加入昆布泡过的水里,慢慢熬。
袁如珠搅拌着锅里的料汁,“要是有梅子酒就好了,加了梅子酒,酱料会更好吃。”
十分钟过去,料汁熬的差不多了,袁如珠盛出料汁,在里面加入白糖,辣椒面,蒜末,胡萝卜丝,洋葱末,葱末,青红辣椒末,搅拌均匀,酱料便做好了。
她取出挤干水分的紫苏叶,将做好的酱料一点点抹到紫苏叶上。
或绿或紫的叶子染上红艳艳的酱料,紫苏特有的清凉气味与酱料的咸辛香辣缓缓融合,很快便发酵出一股引人口水泛滥的迷人香味。
袁如珠嗅着做好的拌紫苏,止不住吸溜了几下口水。
拌紫苏端上桌,袁如珠说:“这是朝鲜族的做法,挺好吃的,包着饭一起吃。”她夹起一片紫苏,放到碗里,盖到米饭上,再夹起紫苏的同时也夹起饭,将紫苏和饭同时吃进嘴里。
叶味浓郁的紫苏咸辣甜辛,清清凉凉地包裹着糯糯的米饭,一口下去,爽口开胃,滋味甚美!
袁如珠弯弯眼角,“好吃!你们快尝尝。”
他们都学着她的吃法,用腌制好的紫苏叶子包好饭,一同吃进嘴里。
紫苏的清凉,米饭的香糯,青红椒的辣香,葱的辛味,胡萝卜的清甜……各种滋味在舌尖肆意地乱窜,强势地激活味蕾,激活食欲,只令人禁不住胃口大开。
“好好吃!”小夏眼睛宛若通了电的灯泡,“咻”地一下亮得惊人。
袁如珠给他夹了一片紫苏,“马上就夏天了,多吃点紫苏,提前预防预防暑气。”
小秋的瞳仁亮亮的,“紫苏可以预防暑气吗?”
“对,紫苏防暑助消化,夏天多吃点对身体好。”袁如珠吃下一口紫苏包饭,心中沉吟,紫苏味美,对身体很有益处,就连名字也很悦耳。紫苏的古名也同样很好听,古人唤紫苏为荏苒。
她是穿越到古代后,才得知紫苏在古代被唤作荏苒的。至于紫苏在古代为何被唤作为荏苒,她师父说,之所以紫苏叫荏苒,是因为人们会通过紫苏生长上的繁荣和枯槁来形容岁月时光的流逝,故而紫苏被唤作荏苒(摘自民间传说)。
“珠珠,发啥呆,快吃饭。”
吴桂芳的声音拉回袁如珠飘远的神思,她清清嗓子,继续吃饭。
吃过早饭,袁如珠去往饭馆,吴桂芳也跟着去。
大概是因为有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效应,今天的生意同昨天一样好,甚至比昨天还要好一些,吴桂芳笑得合不拢嘴,走路的步伐都比从前轻快许多。
及至下午,外面阳光灿烂。又来吃饭的李妈吃饱喝足,走到阳光地下,她打了个饱嗝。
斜前方的公路上,背着柴的小虎和李爷爷慢慢地走过来。李妈的视线扫过小虎手里拎着的袋子。
透明的袋子里,青红青红的桃子仿佛泛着水光。
刚吃过辣椒炒饭的李妈盯着桃子,顿时口舌生津。吃了辣,现在就想吃点酸酸甜甜水水嫩嫩的东西。
在小孩和老人经过她的时候,她拦住他们,“诶那个,小娃娃。”
小虎抬起脑袋,乖乖巧巧道:“阿姨。”
“你手里这桃子……”
小虎拿出一个桃子递给李妈,“山上摘的野桃子,可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