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73
苏阙:“什么宋氏老板娘?谁说的?”
卫小东:“汪方友说的。自打从香港回来,咱们熟人间都传遍了!”
苏阙:“……”
好事不出门,谣言传千里,她心里把汪方友大骂一顿,面上还是得跟卫小东解释:“老板娘没戏了,我可能要当宋氏的少东家了。”
“啥!”卫小东一口盐汽水喷出来。
苏阙老实交待:“宋莲可能是我失散多年的哥哥。”
“你还有哥哥?”卫小东瞪圆眼睛,这特么什么“有情-人终成兄妹”的狗血剧。
苏阙看时间还早,只得把自己的猜测说了说,听得卫小东差点没蹿到天上去。
“哦对了,”他拍拍脑袋,又想起一事,“国维艾还找了苏氏,想要走向世界,把华夏文化推到米国去。”
“谈妥了?”
卫小东摇头:“还没谱呢,他们倒是想,连苏氏的门往哪开都不知道,正无头苍蝇似地找人搭桥呢。”
“那倒是。”对这一点,苏阙很确定。
苏明远虽然想拓展华夏市场,但怎么也不会找这种新创小公司,商维强想走出国门,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人随口又聊了点别的,卫小东跳起来:“下午没事,走,哥哥带你去豫园吃点心去。”
“远吗?”苏阙刚到,其实不太想动。
卫小东骄傲地拿出车钥匙:“我开车!”
“你买车了?”
见她眼睛晶晶亮,卫小东脸又一红,“哪呀,跟我师父借的桑塔纳。这不你来了么,我得带你好好转转不是。”
他现在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到哪都结识了不少朋友。当即打了几个电话,叫上差不多年纪的小明星,大家热热闹闹地去逛豫园,还看了场大戏。
坐在装修精良的茶楼里,吃着小点心,喝着茶,听台上软语唱着水乡小调,苏阙颇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华夏,又似乎没有,周围簇拥着熟悉的、陌生的朋友,而她最美好的十八岁却永远地留在了回忆里。
第二天,总导演蒋文星召集大家在酒店里读剧本,她见到了许久没见的黄娟。
黄娟现在大变样了,穿着清凉又时髦的小吊带,化着浓艳的妆,说话时,刻意磨着嗓子,拖出一口“啦啦”的港台腔。
她是被一个中年男人带进来的。
一番介绍,苏阙才知道,为她投资的这个男人并不是黄娟她爸,而是她的干爹。
卫小东知道这事后反而释然了,想想也对,黄娟他爸靠倒卖白菜萝卜发迹,大字不识一个,怎么就跟娱乐圈这些文化人沾上关系了呢?想来是托了几层关系,塞着钱把黄娟弄进来的呗。
黄娟在中年男人介绍的时候始终矜持地微笑着,当中年男人说到她是“哈佛归来的高材生”时,她谦虚地直摆手:“哪里啦哪里啦,干爹实在太抬举我啦。我也就是读了几年书,有一点出国经验而已啦!”
不明真相的剧组人员都向她投去激赏的目光,这年头去哈佛读书还能回来为国效力的可不多,何况人还这么谦虚。
如今国门刚打开没多久,改革的春风刚从南边吹到北边,国人初识西贝货,只觉得以前没见过,看啥都比自己的好。
对于黄娟这种带资进组的,大家非但不排斥,还隐隐有些羡慕。毕竟穷怕了,对金钱的渴望超越了一切。更何况这剧还是大制作,每一天都在烧钱。
再加上大伙儿听说带资进组这事在国外十分流行,便也觉得自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对黄娟的到来给予了百分之二百的热情。
中年男人继续介绍黄娟:“Amanda(黄娟的英文名)演技其实很不错的,如果试镜的话演计凝云都不在话下,你们别看她好像很年轻的样子,她在国外有幸和英国著名导演Ada Merlin女士做过同学,得到过名师指点哦。她就是太低调了,不好意思来试镜,刚好我听说剧组还有一个肖翠兰的角色空着,就让她来了。”
至于肖翠兰这个角色为什么空着,大陆本地的剧组人员早就传遍了,据说宋氏有个十分大胆的新人,刚拿一个奖就飘了,不把老牌演员沈青放在眼里,硬抢了计凝云这个角色。
而沈青又不能调换去演肖翠兰,这个角色可不就空着了么。
最终沈青被安排去演一个戏份较多的舞-女,算是女四号。
沈青本人没说什么,但其他人接受不了。
这叫什么事,带资进组的都才演花瓶小角色,一个新人却敢明目张胆地抢女一戏份。
虽说宋氏也算外资,但你苏阙不是演《天伦》出道的么,谁不知道《天伦》是大陆剧,连电影院都进不去,只能在录像厅偷摸着放。
看着大家愤愤不平的脸,黄娟聪明地没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她很谦虚地把话题带了过去。
那次苏阙拿刀差点把她吓出心理阴影,从那以后她就成长了。
她再也不会口无遮拦地当面奚落人了,要说也是背后说,煽煽风,点点火,人家打上门来,也不会是她的责任。
该介绍的都介绍完了,她摇了摇干爹胳膊,撒娇地使了个眼色,干爹立刻笑呵呵地把两位导演请出去了。
黄娟拿出事先准备的礼物,一一发给大家,然后便找位置坐了下来。
不少人吃着她的进口白巧克力,围着她聊天,不住地问她国外的生活。
卫小东挤到苏阙身边,小声地说:“你瞧她那小人得志的样儿,她哪是什么哈佛毕业,她就被她爸送去英国参加了一个夏令营,三个星期花了好几十万,得亏她家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