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叮咛92
“....”俞锐耸耸肩道,“我就说吧,效果立竿见影....”
“.....你吓唬他干嘛。”
说是这么说,顾翌安却没忍住摇头失笑。
俞锐也跟着笑起来。
他摘掉墨镜,用食指勾住眼镜框轻转着:“我就算不戴这个,他也一样会怕我。”
顾翌安笑着没再说话。
小小的插曲,让俩人都轻松了许多,就这么悠悠地散着步,好像连骨头都被清凉的风给吹酥软了。
他们现在走的这段路没什么餐厅,都是些旅游纪念品商店,得去到商业街才能吃上东西。
台阶下去,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老街,老街两边皆是独具藏区风情特色的传统店铺。
抬头望去,天与地之间横挂着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经幡。
有风断断续续地吹着,经幡浮动飞扬,店铺门口挂着的铜铃摇晃着,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俞锐揣着裤兜,视线往远处看,隐约能看到群山峻岭,还有顶端被烈日照得发光的皑皑白雪。
很多年前,他俩也曾这样漫无目的地散步在街头。
景色没变,四周建筑甚至很多店铺名字都没变,就连身边的人也没变。
明明好像眨眼就能看到过去,谁曾想这一瞬之间,竟隔着十年。
俞锐收回目光,也归拢思绪,不再纵容自己胡思乱想。
“其实,我看过你写的那篇论文。”他抬手蹭了蹭鼻尖,终究还是选择跟顾翌安聊工作。
毕竟工作是现在唯一安全的话题。
顾翌安偏头看他:“嗯?”
俞锐说:“关于BAE的那篇,你治疗过1例4岁的患儿,而且救治很成功。”
顾翌安淡淡“嗯”了声:“也算运气吧,病人确诊比较早,抗炎和抗感染都做得比较及时,所以预后还算不错。”
拐过路口便是商业区,街上人也多了起来。
俞锐侧身绕过几位游客,又道:“其实,不管是用药还是诊断,国外始终走得稍前一点,尤其是基因检测方面,国内很多三四线城市,几乎没有这样的意识。”
地方医院发展起来总是缓慢的,医生们对新兴技术的接受和了解同样也相对滞后。
这一点,顾翌安自然也很清楚,但他们能做的始终是有限的:“慢慢来吧,意识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识普及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医学到底是实践性科学,太多未知和难题,需要一点点去攻克。
聊到这里,顾翌安伸手进西裤口袋里,再次掏出一页折叠起来的A4纸,递到俞锐跟前。
“这是什么?”俞锐停下脚步,拿到手里展开,“这些药是?”
“给你上次想入组的那位病人的。”顾翌安淡淡地说,“心脏衰竭的病人,终末期会经历漫长的痛苦,这些药能让他舒服一些。”
俞锐怔在原地,视线来回扫过纸业上顾翌安的字迹,半天才又叠起来:“谢谢。”
顾翌安侧头看他一眼,嘴巴抿了又抿,最后还是将想问的话咽了回去。
“对了,翌哥。”俞锐将处方单收好,“你是回北城,还是回军总院?什么时候走?”
“回军总院,实验室的报告出来后,明天还要跟军总院研究组一起开个会。”顾翌安说。
俞锐掏出手机,点开订票软件看了眼,机票已经没有了,最早的航班也得明天上午。
“几点开会?上午吗?”
“嗯。”
“可能赶不及了。”俞锐皱了皱眉,“要不你跟我一起坐火车,明天早上六点就到宁城,到时候你再转一趟高铁,大概半小时就能到江北。”
这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案,顾翌安甚至没做思考,便点头应下:“好。”
火车是晚上六点。
吃点东西再赶去火车站,时间正好来得及。
午不午晚不晚的,好些小饭馆都没人。
这地方的口味大多偏辣,俞锐拉着顾翌安走半天,就为找一家口味不错但又不太辣的北方菜馆。
走到门口,他们正要进去,顾翌安手机忽然响起来。
俞锐往里指了指,示意他先一步去点菜,顾翌安点头应下,停门口附近接电话。
“实验室的报告出来了,你不在房间吗?怎么我敲半天门也没人应?”
开口的声音是曹俊,昨晚吃太辣,曹俊拉了一晚上肚子,睡到大中午才起来,压根儿就不知道顾翌安走的事。
顾翌安抵着鼻尖轻咳两声:“我不在酒店。”
“那你在哪儿?军总院还是研究所?”曹俊急着找他,立马就要走,“怎么不早说,我现在去找你。”
顾翌安静默两秒,道:“我不在江北。”
“不在江北?”手机里曹俊的脚步声突然止住,“那你在哪儿?不是明天还有会要开吗?”
曹俊越说嗓门儿越往上拔,明显警觉起来:“不会其他试验点也出事儿了吧?”
“不是。”顾翌安打断他,“我到藏区医院这边处理点私事,明天一早就回去,报告你先发我手机上,我看完再跟你说。”
既然说了是私事儿,曹俊便不好多问,只要不是又有不良事件出现,别的一切都好说。
匆匆聊完,顾翌安这才收起手机,转身迈进饭馆。
这个点,店里基本没人。
顾翌安扫眼一圈,只隐约听到俞锐像是在厨房,便循着声音过去。
前厅和后厨之间没隔几步路,甚至连门都没有,就用一张布帘挡着。
顾翌安还没靠近,便在一阵铁锅翻炒的动静声中,听见俞锐在跟老板对话
“炝炒的土豆丝别放辣椒也别放胡萝卜,还有酱香牛肉,里面也别放香菜。”
“行,俞医生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老板应下他,又忍不住问,“不过你以前也不挑这些啊,怎么突然变口味了?我这酱香牛肉,不放香菜可不地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