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火!

智能小说网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智能小说网 > 都市 > 《以农为本(农)最新完结+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7章

第67章

肉肉喵 13037字 2023-02-24

  如今大昭地域内的起义军, 北有占据齐鲁相交之地邺城府的‘言军’, 南有江东宛陵府的‘谷米军’, 说是在民间征役以补充军力,其实征兵区域也只能在长安府以西的西北之地,以及成都府所在‘天府之国’的西南之地。

  如今出入西南之地的主要通道,不是长江水路或沿线陆路——毕竟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主要还是走金牛道由汉中入剑南的‘由陕入川’的道路。否则,大昭朝廷的征军队伍根本无法南下, 因为邺城有‘言军’盘踞, 虽可以避开邺城,却难保‘言军’不会游弋拦击。

  而入西南征军, 又要途经西北征军的部分地域, 有打草惊蛇走漏风声之忧。像被征去补充军力这样的事情,几乎是十去九不回!如今在位的升和帝, 几乎就是民心全失的情形,老百姓可不会愿意去为他送死。

  因此,不管是就近原则,还是像之前征选民女一样打百姓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征抓壮丁以补充军力,都要从西北先开始。

  甚至于,要从长安府及周边府县最先开始,不给百姓们逃离的机会。

  温宁村隶属的凤翔府,与长安府相邻, 征抓壮丁开始后,他们基本上会是属于第一批被抓去的。

  ......

  时间稍往回看些。

  姜秾试验出的‘高产三代’杂交小麦,换给村民播种下去之后,除去年秋天播种时下了一场小雨,让小麦萌芽出苗外,就一直再没下雨,都是靠人力担水浇洒,方才勉强吊着了田里的麦子并让其成长。

  到冬天时,也只下了两场小雪。所谓‘瑞雪兆丰年’,如今没有瑞雪,既不能让瑞雪覆盖麦苗,以免被从西伯利亚袭来的寒流给冻伤,也不能在来年开春雪化后,以雪水滋润土地。

  冬天时,村里的老农看着那薄薄的一层雪,就唉声叹气:“这雪都遮不住土啊,麦苗怕是要被冻死唷!就是不被冻死,明年开春时也怕是要被旱死的......”

  不过,姜秾试验出的‘高产三代’小麦,并没有让她失望。如她先前所说,‘高产三代’虽然高产特质突出,但耐寒和抗旱性能,也确实比之前常种的一般品种的麦子,要好上很多。

  开年后,有冬雪融化后的雪水渗入泥土补充水分,雪水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开春后麦田里的麦子,也算是没有过于被耽搁到成长。

  之后直到夏收时,正经的雨水是一场都没有下过,就与大昭南北各地一样。

  不过得益于温宁村坐落在玉皇上之下,在紧临小麦灌浆的时候,所幸下了一场不大的地形雨。这场雨只下在温宁村范围内,就是那种‘坎上下雨坎下晴’的局部地形雨。

  有了这场不大的雨,加上村民们向来勤劳,开春后一直有在从姜水里担水浇洒麦田,‘高产三代’又有耐旱性能,于是也就挺过了抽穗扬花和灌浆这段最重要的时期。

  虽然最后到底是受了干旱影响,没能达到亩收八百斤的最优目标,每亩却也能收个五百至六百斤。外面的地界,除了在夏五斤资助下的县郊小山包的农人们,大多都是颗粒无收,而他们却还能亩收五六百斤麦子!

  想想以前的寻常年景吧,每亩只能收成两三百斤麦子,如今本该是颗粒无收的干旱年景,却反而能亩收五六百斤!要是以前他们听说这种事,绝对嗤之以鼻丁点都不会相信,可如今他们竟然有幸亲自经历了。

  于是村民们更加笃信,姜秾绝对是大有来头的!

  不是听说了嘛,他们村边这条起源于玉皇上的姜水,就流经了神农农皇的姜姓氏族起源之地,而且姜秾又恰好是姜姓,更有姜双五那人也像是天生就会种田的——自然没有他女儿这样神异

  ,这种种都说明了:姜秾或许真是农皇的血脉后人呢!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在夏收之后,之所以如此笃信姜秾来头不小,是因为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事让他们的笃信这事了。

  就是灌浆期的那场地形雨,让村民们变得神神叨叨了。起初还只是暗地里议论,到后来都已经有人到姜秾面前去感谢了。

  “秾娃儿啊,真是多谢你庇佑我们温宁村了,来来来,婶儿家里养的两只母鸡这两天下蛋勤快,给你拿几个来蒸蛋羹吃!”

  姜秾:“???”

  庇佑?她又不是神,如何庇佑?还有,怎么村里这些婶儿又都爱给她送零嘴了......

  “哎唷~杨婶儿我啊,就知道!我们秾娃儿真是‘农皇的血脉后人’,是‘在世小神农’!肥得了贫田,治得了病害,经你手的庄稼从来是绝好的大丰收!可如今竟然连呼风唤雨都能了!”

  姜秾:“!!!”

  农皇的血脉后人,她的真身(真实身份)在村民的火眼金睛之下,已经是无所遁形被看出来了?不过,她什么时候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

  姜秾满心满脸都是懵然,莫名接收到了村里许多婶子们的道谢之后,最后也终于算是搞明白了。

  原来,在她不知道何时开始的时候,村民们已经在暗地里称呼她为‘在世小神农’、‘神农后人’、‘农皇的血脉后人’等之类的了。

  尤其是在大昭全国干旱的消息传入村子后,就有越来越多人家在说姜秾是大有来头的了。那一场精确的只恩泽了温宁村范围内的山雨,似乎更是让村民们笃信,姜秾就是‘在世小神农’或‘农皇的血脉后人’!

  那场山雨恩泽到的区域,确实显得有些精确,刚刚好将山下村子及其四周的农田给笼罩进去,边线的误差在一百米之内。

  不过姜秾倒是觉得,那只是一场绝妙的巧合而已。

  当弄明白前因后果后,姜秾首先是去问了沈甜,是不是她什么时候说漏了嘴。

  沈甜拍着胸脯保证,“秾姐,我绝对没有说漏嘴,就连我阿爹和阿娘,我都没和他们说过哪怕一个字!我是一人睡一个卧室的,说梦话都不会有人听见,何况我前世一直自初中开始就住宿学校,到大学毕业也没有一个室友说过我有说梦话的习惯,我不说梦话的,所以即便我阿娘夜里不放心怕我踢被子来看我,也不会听见我说梦话。

  我们是穿越者这事,可不能让第三人知晓,否则会被当成‘鬼附身’的鬼,然后给架在火堆上烧死的!这是要命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说出去的。”

  姜秾想了想,有些不解:“除你之外,我倒是还和村长说起过。为了解释我为何会调配拌种剂和杀虫液,我说了我是‘农皇血脉后人’的事情——当然没说我是穿越者的身份,也只是模棱两可的说我好似天生就会那些事情,历史上传闻‘生有宿慧’的人不少,虽然不可思议,但也能应付过去。

  但是奇怪了,我只与你和村长说了‘农皇的血脉后人’这样的话,为什么现在全村的人,都笃定了我是‘农皇的血脉后人’,就算是胡猜,也不会猜的这么准吧......”

  沈甜还难得还有心情,吐槽道:“秾姐,难得你这么敏锐了。”

  至于话少的大佬,在她面前竟然侃侃而谈着,这真是......‘我的不同,只在你面前展现’,哇呀呀好苏啊!!!

  对此,姜秾移开眼,一副没眼看的样子。

  和沈甜确认过不是她说漏嘴的,姜秾也就回了家——嗯,回的是夏家。

  想不明白,姜秾就将这事说与了夏五斤听,希望他帮

  忙分析分析。

  姜秾:“......那些话我只与葛贡士说过,可如今村里许多人都说我是‘农皇的血脉后人’,大多时候许多事都不会是空穴来风,那难不成是葛贡士说出去的?他说这个作什么,看来或许也只是随口一说。”

  随口一说?夏五斤在心中摇摇头,不这么以为。

  他厚着脸皮缠了葛贡士这些年,学会了认字写字,他将葛家书房里的书也看了不少,与葛贡士的交集不少。

  他觉得,葛贡士其人,可不是个会随口胡说的人。何况,秾妹与他说的话,也不是鸡毛蒜皮的平常会习惯性随口一说的事情。

  葛贡士放出这个风声,尤其是在大昭全国旱灾之后,这风声愈演愈烈,显然是有所图的......

  放出风声,造出来一个善种植的‘在世小神农’,或者‘农皇的血脉后人’的祥瑞,以此去讨好大昭朝廷?不,这不可能。

  村里的人家都是灾荒中活下来的人,从这么多年村里栽种蘑菇的事情、都没被外村人学了去这事,就能知晓村里人的嘴之紧。可知就算村里人都笃信秾妹是‘农皇的血脉后人’,也不会向村外漏出一点风声去,毕竟好事谁会让外人来分?万一她只能庇佑一村之人呢?

  那么,若是想要讨好大昭朝廷,就要往外面散播这消息才行,然而他从未在村外听见一点相关的风声。

  很显然,葛贡士意不在此。

  不是讨好大昭朝廷,那让村里众人都知秾妹是‘农皇的血脉后人’,会有什么深意呢......

  让村民在终究会波及到他们的乱世之中,能心有信仰和依赖,最后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吗?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合理目的了。

  然而,若在乱世之中,一个村子的民心,稳定了能如何,不稳定也是无所谓的。难不成,一个村子的人紧紧抱团后,在乱世之中就能好好生存下去了?

  夏五斤心念一动,似有所感。

  但现在压下没谈,只是转而问道:“那秾妹,你究竟是不是‘农皇的血脉后人’呢?”

  含笑的双眼直直盯着姜秾,压迫感十足,让对面之人没有说谎的胆儿。

  更何况,姜秾确实不善于说谎。

  依旧像对葛贡士时说的那样,说到:“或许是的?反正我也不知道、是何力量原理,经我之手种出来的庄稼,收成就会好上很多。或许,真是天生就会的吧?”

  神农之力的力量原理,姜秾确实不知道。她所会的知识,确实是今生之前就‘天生’会了的。

  很好,她真没有说谎,因此也就理直气壮,丝毫不虚!

  “哈哈哈,好吧。”夏五斤自然也看出来了,她没有说谎,不过他也不在意,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当他的秾妹是天生就会种田罢。

  “村里传的那些神神叨叨的话,暂时别管,反正也没有什么妨碍。”

  “嗯,我也是这样想的。”姜秾赞同道。

  圆滑奸诈的夏五斤都这么说了,那果然还是不用管罢。

  她也不是散播科学唯物主义知识的使者,责任心不必那样广大,没必要见着有人稍微神神叨叨一点,就要上去纠正她的世界观、科普知识,当世界向前发展着,到时人类自然而然就会知道的,没有必要在这时候去纠结这些无伤大雅的神道。

  就如夏五斤所说,这事于她反正也没有什么妨碍,反而还捡了便宜。

  ......

  重新将时间拉回,升和十七年秋分前。

  温宁村的村民暂时不种‘高产三代’小麦了,换了姜家在上一茬种出来的‘耐旱二代’麦种,

  以应对如今尚且看不见尽头的旱灾。

  就在温宁村的村民,将‘耐旱二代’麦种浸泡过之后,仔细播种下去了,并担水浇洒以使其发芽,静等出苗的时候。长安府及其以西的西北之地府县衙门的差役们,如饿虎扑食般扑往县乡,强征壮丁!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