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火!

智能小说网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智能小说网 > 幻想 > 《[红楼]每个红楼副本都要打出龙傲天结局全文最新+番外》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16章

第116章

无法忘记的遗憾 23956字 2022-11-14

  跟几年前秦可卿的丧礼比起来, 贾敬的后事不可谓不简薄:在物质上,贾珍借口归还了亏空之后他们宁国府的库房空了,拿不出钱来,因此贾敬的丧事只能从简;在人情和规模上, 就连荣国府的贾母都没有过来, 贾政王夫人更是自恃身份只略略坐了坐就走了, 就跟外人一般, 仿佛贾敬本来就是外人,跟他们不相干。

  贾母跟贾敬不对付,直接放话, 说她是长辈又有寿, 没有过来。这话表面上也说得过去, 毕竟她也年过七十, 的确怕被冲撞了。

  可贾珍是贾敬的亲儿子!贾敬活着的时候, 贾珍怕他怕得要死, 如今贾敬没了, 贾珍虽然不至于明着庆祝头上去了一座大山, 可这脸上还是带了些出来,然后被往来的宾客都看在了眼里。

  这些过来吊唁的宾客一看贾敬的丧事如此简薄, 再看一看贾珍的脸上全无哀戚甚至还有几分喜色, 哪里不嘀咕的?就是明面上不说, 背地里也会打探。

  要知道, 当初秦可卿死的时候, 不但丧事极尽奢华, 就连贾敬也拄着拐杖,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如今他真的到了丧考的这一步,竟然是这副模样, 如何叫人不多想?如何叫人不议论。

  偏偏宁国府和荣国府自诩仁慈,对奴仆约束无方下面的人更是习惯了什么都往外说,因此,贾珍贾蓉父子和二尤的那些风流事儿早就传遍了京师甚至传到了宫里!

  太上皇听说之后,什么都没有说,只出了一声:

  “哼!”

  他叫来内侍,指着暖阁里面摆放了数年的倭国进献的金鱼缸道:“把这个抬出去。”

  贾家的事儿太恶心,他完全不想再听到。

  他不想脏了耳朵。

  左右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

  贾珍贾蓉的行事消耗掉了太上皇对贾家最后一丝耐心。或者说,贾珍和贾蓉的行为彻底地惹毛了太上皇。

  上贾家打秋风的内侍越发多了。

  王夫人知道贾元春正在禁足中,哪敢拒绝这些宛如蝗虫一般的太监,只能陪着笑,拆东墙补西墙地腾挪出财物给这些太监们送去。可这些太监哪里会知足?但凡王夫人的银子给得晚了一些,就会有怨言出来,非要王夫人再厚厚地补上一份才罢。

  王夫人焦头烂额。

  她原本以为贾赦出宗她成为荣国府真正的女主人之后,财政状况就会好转,哪里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王夫人只能来找贾母商量。

  如果这个时候贾赦还在荣国府里,如果这个时候当家的是王熙凤,出于平衡的考虑,贾母也许会点头,拿出自己的财物贴补,帮着王熙凤撑起颜面,好让王熙凤掣肘王夫人从而保证自己的荣国府老封君的地位。

  可是现在,荣国府里已经是王夫人一家独大了,贾母如何愿意拿出体己?

  贾母就表示:我已经上了年纪,这府(荣国府)里早就交到了王夫人的手上,既然过去一二十年王夫人都管下来了,如今也不必咨询她的意见,照章办理便是。

  赫然是撒手不管。

  说是征求贾母的意见,实际上还不是算计这贾母的陪嫁私房?

  王夫人的小心思,别说是贾母鸳鸯等人,就连李纨和探春之流也看出来了。

  王夫人憋了一肚子的气,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忍不住了。她借口如今家里开支大,要俭省,先打发了贾兰的奶嬷嬷,又把赵姨娘和周姨娘身边的两个小丫头的月钱革了一半,直接让周赵二人每个月少了五百钱……

  可是这种俭省又能省下多少?

  偏偏这个时候袭人“贤惠”地向她进言,说贾宝玉大了,不能继续在姑娘堆里混下去了。

  王夫人如获至宝,马上就说贾宝玉大了,用不了那么多的丫头,又说贾宝玉是小辈,排场不能超过长辈,立刻就把晴雯等模样俏丽的丫头撵了出去。

  贾母非常不高兴,回头就找了个由头,敲打了王夫人一番。

  这对婆媳斗法的同时,她们完全忽略了皇家的反应。

  宁荣街的贾家这边有爵位有官位的,不过是贾政贾珍二人,贾政是个不通庶务和人情世故的假正经,贾珍更是个无法无天之辈,他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曾放在心上,别人又哪里愿意跟他亲近,会把要紧的消息传递给他?

  贾敬的丧礼上贾珍的表现让世人远着他都来不及了,他又如何能及时得到消息,又如何对贾母王夫人示警?

  就在贾家消息封锁的时候,皇帝已经采取行动。

  再度催缴亏空。

  从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国朝就开始催亏空一直到他登基数年后的今天,国朝还在为亏空一事头疼。而一直拖欠着亏空不肯偿还的两个大头,一个是甄家,另一个便是贾家。

  贾珍贾蓉的事儿让皇帝也恶心得要命,可对于皇帝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亏空,是空荡荡的国库。贾珍贾蓉这对父子虽然是勋爵贵胄圈子里的一员,可是对于皇帝来说,他们不过是虫豸,根本就不值一提。

  皇帝再度下诏催促户部。

  其实户部对催缴亏空一事也十分疲软。这不是户部头一次催缴亏空,当年当今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一力主持催缴亏空,可结果呢?当今的活阎王之名响彻朝野,就是当今皇帝得到了皇位,成了至尊,可当年跟着他催缴亏空出了大力的那好几位“催缴力士”如今在哪里?

  有几个被人报复,早早地没了。

  有几个因为得罪了人,不但自己仕途样样不顺,就连儿女的婚嫁也很不如意。

  他们付出这么多,换来的,又是什么?

  当年的活阎王、鬼见愁皇子得到了至尊之位为补偿,可是他们呢?

  到现在真正谈亏空色变的人,正是他们这些户部的官员!这么多年来,朝廷不止一次催缴亏空。文武百官们闹一闹,催缴之事就会不了了之。然后他们这些户部的官员,没有在催缴中出力,就会被上头记恨,在催缴中出力就要被文武百官记恨!

  赫然是左也错右也错这也错那也错!

  所以户部官员视催缴亏空如猛虎,上头下达催缴亏空的诏令的时候,户部能拖则拖,不能拖的时候就抽鬼签,谁抽到了,就去主持催缴亏空一事,然后等着被人报复、零落成泥。

  反正最后结果就那样儿!

  大多数户部官员都是这么想的,因此,皇帝的诏令再度下达户部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户部官吏不敢相信国朝这是要动真格了。

  户部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满朝文武。早就已经边缘化了的贾家就更加不要说了。

  外头采取了观望措施,而宫里也有不少人在观望。

  不久之后,甄贵太妃病危的消息传来,满朝震惊。

  甄贵太妃可是太上皇的宠妃,在太上皇退位之前,她名为贵妃实为六宫之主,她的儿子甚至一度是储君候选呼声最高的皇子!虽然她“病”了已经很久了,不少人都知道她好不了了,可是真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朝堂之上依旧宛如一场地震!

  宫里其实很多人都隐隐猜到甄贵太妃的死有猫腻,太上皇和皇帝甚至知道甄家怕是隐隐猜到了些什么。为了稳住甄家,也为了之后能把甄家连根拔起,太上皇故意做出了伤心欲绝的模样,还宣布,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

  要知道,即便甄贵太妃曾经实际掌握宫廷近三十年,已经与国母无异,可是在名分上,她依旧是贵太妃,在她的上头还有太上皇后。

  一般来说,皇后(太上皇后)在的情况下,下面的贵妃(贵太妃)薨逝,是不会举行国丧的。丧事隆重一点,可以,国丧,不行。因为国丧代表的,是国家的主人,能举行国丧的,只有太上皇、太上皇后和皇帝皇后。按照礼法,甄贵太妃,没有资格!

  御史台有个愣头青就上本,表示反对。

  正中太上皇下怀。

  太上皇大怒,表示自己一定要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皇帝便为那位御史求情,太上皇怒发冲冠地责罚皇帝,“一意孤行”地要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最后整个宫廷都被卷了进来,太上皇后遭了训斥,而皇后则被罚俸一年。

  礼部的官员也卷了进来。礼部表示,如果要为甄贵太妃举行国丧,那么,她的丧礼要以何种规格?太上皇后的规格吗?

  皇帝当然不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现在让甄贵太妃享受了太上皇后的待遇,回头有人开口,他是不是要把皇位让给甄贵太妃的儿子?!

  皇帝绝对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退让,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也不可能退让。

  朝堂上吵成一团,据说太上皇被气得昏厥过去。

  甄家对此满意吗?他们非常满意。跟甄家一个集团的贾家,还有四王八公为首的勋爵贵胄之家对此也非常满意。

  最后争论出来的结果是,因为太上皇后尚在,所以甄贵太妃的丧事还是按照贵妃的规格操办,只是比国法规定的贵妃应得待遇多出了一个长达一年的国丧。

  甄家洋洋得意,贾家与有荣焉。

  有道是欲使其亡必使其狂。

  这里甄贵太妃的棺椁还在皇陵的奉安殿中停着,贾珍在宁国府里聚众赌博、喝酒的事儿被人捅了出来。

  要知道,太上皇因为甄贵太妃之死而哀恸不已,“一意孤行”地为甄贵太妃争取到了一年国丧。按照国法,国丧之中是不得饮宴嬉戏的。贾珍如此,可不是撞在了太上皇的刀口子上?

  太上皇直接发难,将宁国府抄家下狱,把贾珍贾蓉父子丢进了大牢。

  尤氏魂飞魄散,急急忙忙来荣国府求贾母帮忙。

  贾母迟疑了。

  坐在下面的王夫人拿着帕子按了按嘴角,道:“珍哥儿行事也太张扬了。都知道贵太妃娘娘是太上皇心坎子尖尖上的人儿,为了贵太妃的国丧,连万岁和皇后娘娘都闹了个没脸,珍哥儿偏要在贵太妃娘娘的国丧里面聚众饮酒、赌骑射,还跟两个小姨子……这要亲戚们怎么帮着求情?”

  贾赦自请出宗之后,贾政虽然没有得到世袭的爵位,可是王夫人却已经是荣国府里名副其实的女主人了。贾元春这个皇妃女儿大大助长了王夫人的野心,她已经不满足于区区荣国府了,她盯上了贾氏一族的族长之位。在她的野望面前,贾珍算个什么葱啊?!

  她还巴不得贾珍父子彻底消失呢。

  贾母也道:“是啊。珍儿媳妇,这事儿能帮上忙的,无非就是娘娘和甄家。连皇后娘娘都遭了责罚,我们娘娘又怎能说得上话?这不是纯粹让我们娘娘去太上皇跟前找没脸是什么?至于甄家,是珍哥儿对贵太妃娘娘的事儿全无哀戚,甄家怎么可能帮忙?”

  想了想,贾母也补充了一句:“你也别怨恨老亲们不肯伸手。谁让你们偿还了亏空!”

  尤氏彻底傻眼了。

  她几乎是失魂落魄地走出了荣国府。

  她的继母和两个妹子早就回去了,儿媳妇因为没有生养过也被娘家接走了,偌大的宁国府大门上挂着封条,曾经数以百计的奴仆,如今就剩下了她身边的这几个,而且个个都宛如惊弓之鸟。

  曾经赫赫扬扬的宁国府就这样消失在了勋贵圈子里,就宛如一滴露珠消失在了烈阳下一样,没得无声无息。唯一把宁国府放在心上的,大约就是王夫人了,因为她想接手贾氏一族成为贾氏一族的族长夫人。她把尤氏送进了京里有名的庵堂,那里是京里各家犯了错的妇人最后的归处,从来就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

  尤氏在这里会遭遇什么,王夫人一点都不关心,她还巴不得尤氏能快快消失呢。也因此,王夫人完全不知道,尤氏进了庵堂没两天,就有人把她接走,安顿在了京郊的一座小庄子里。

  贾珍贾蓉父子和贾母王夫人对贾敬的死全然不在乎,可是贾赦和惜春却在乎。尤氏作为宁国府的女主人的时候纵然有很多的失职之处,可是她对贾敬的丧事尽心尽力,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到了最好,贾珍等人嫌弃她多事,可是贾赦和惜春却记得,还有贾蔷贾芸等,或者跟贾敬关系近,或者记得贾敬的恩惠的人都记得。

  宁国府被抄家,但是皇帝可不会就此收手。

  他再度下达诏令,要求甄家和四王八公等勋爵贵胄之家偿还亏空。荣国府等四王八公其余各家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儿,荣国府里依旧醉死梦生,更不要说甄家了。

  甄家还沉浸在太上皇对甄贵太妃格外不同的美梦之中,还以为自己能乘着太上皇对甄贵太妃的余情未了,让甄家三姑娘进宫成为皇妃或者皇子妃。

  他们对甄家三姑娘抱着很大的期望。

  不想,出任户部左侍郎才一年=的林如海忽然发难,说甄家对江南府库动手,挪借了许多钱粮,导致户部有许多坏账。

  天下赋税三成出江南,江南的府库是国家重要的钱粮储备仓库,江南府库出现了亏空,朝廷哪里不查的?更何况,甄家已经向国库借了许多银钱,已经亏空大户了,还向府库动手,他们要这么多钱粮做什么?

  太上皇和皇帝两代君王双双下了诏令,要求彻查。

  国朝迅速委任钦差大臣组建特别专案组,进行调查,其中的二把手就是那位愣头青御史。甄家这里还没有反应过来,那边御林军就赶到金陵把甄家围了一个结结实实,连只苍蝇都飞不出来。钦差大臣一到金陵,从容调查,然后把一应证据送到了京里。

  这个时候带着两个女孩子逗留在京里的甄家二太太这才发觉不妙,连忙转移他们甄家在京师的别院里的财产。

  她隐隐猜到接下来恐怕就轮到她们甄家了,东西全部存在她女儿北静王妃那里并不安全。因为她很清楚北静王是什么样的人。一旦甄家出事,北静王妃只怕也要病了,为了子孙计,狡兔三窟,还分别存放比较保险。

  很多聪明的人家也意识到不妙,对甄家关上了大门,唯有贾母王夫人等少数人不以为意。

  贾母只觉得今年的兆头真是不好,先是宁国府,犯了国丧,她无话可说,然后是甄家,也不知道是不是甄贵太妃人走茶凉,还是因为别的缘故,竟然连甄家也出事了。

  贾母上了年纪,最是不喜欢听到这些东西,因此只当不知道。

  至于王夫人,她被金钱糊住了眼睛,完全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王夫人先收了东西,然后打发人跟鸳鸯说一声,让鸳鸯寻个机会悄悄地跟贾母开口,赫然是没把国法放在眼里。

  皇帝正巴不得她这么做呢。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有个罪名叫做连坐。贾家藏匿甄家财物,就与甄家同罪。王夫人以为自己收了甄家的财物不是什么大事,却没有想到正好给了皇帝一个借口收拾荣国府。

  这一年的中秋过后没多久,御林军冲进了贾家。

  甄家、贾家,这些老牌勋爵贵胄之家一家接一家地倒下,一件又一件地不法之事被查了出来。查到最后,连太上皇都开始担心了。

  要知道,勋爵贵胄,这些百年高门,本来就是皇权的衍生物,也是权力蛋糕的得益者。在王朝这个权力金字塔上,勋爵贵胄本来就是利益既得者,也是皇权的重要支撑,现在,这么多的勋爵贵胄之家倒下,太上皇也开始动摇了。

  可是这个时候,太上皇已经是骑虎难下。

  因为这个时候,国朝已经失去了勋爵贵胄的心,如果这个时候停下,并不能挽回这些老牌贵族,相反,还会让催缴国库亏空彻底落空。

  太上皇心似油煎。

  另一边,皇帝也对这一情况也十分清楚。但是,他到底年富力强,也不想对这些勋爵贵胄退让。所以,他找了个借口,说皇宫出于防火考虑没有高大的树木对皇后有碍,征求了太上皇的意见,带着他的后妃和儿女去了夏宫,把太上皇和那些老牌贵族丢在了京城。

  至此,朝堂也分化成了两派,一派是留在京城的保守派,他们有的是政治和思想上的保守,有的则纯粹就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只会拖后腿,所以被皇帝抛在了京城。而皇帝的心腹则跟着皇帝,全部迁移到了夏宫。

  妙玉第一时间就察觉了皇帝来夏宫避暑的政治意义,她趁着皇帝来探望皇后的时候,向皇帝进言,提醒皇帝手里要有兵,尤其是水师:

  “若是有异族从大沽口登陆,直逼夏宫,如何?”

  皇帝采纳了妙玉的建议,派遣了鸿胪寺少卿为使节去责问高丽:你们上报的战舰只有二十六艘,可实际上你们却造了两百多艘战船,而且都是吃水在某某程度之上的大海船。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于此同时,国朝和高丽接壤的边境军队也出现了调动。

  高丽王庭胆战心惊,还以为国朝要采取军事行动。

  高丽的府院君连夜进宫,为高丽王和王妃分析了两国强弱,最后得出结论,高丽眼下惹不起上国。

  高丽王不得不下令,毁掉一百七十艘船,只留四十二艘,以备上国查验。同时,将王姬送入国朝,以示臣服。

  等待已久的国朝密使立刻出手,以一个极低的价格从相关官员的手里买下了其中的一百二十艘海船。

  都是标准的大海船,吃水足够深,负载也超过了国朝标准。要知道,当时国朝作为宗主国,对下面的藩属国的军备都有明确的规定,藩属国拥有多少战船、多少军队都需要向国朝报备,这是从唐宋时期就延续下来的惯例。千年来,中原和藩属国都是这么做的。

  这些高丽船成了高丽一直暗中对国朝对中原不满的铁证。

  皇帝虽然心中十分不满,可是他自己也知道,现在不是对高丽动手的好时机。所以,在明面上,他对高丽王姬十分礼遇,不但册封她为皇嫔,还让她享受妃的待遇,可是在背地里,他对高丽防备到了十分。

  经过这么多事,皇帝也发现了,他需要一个皇子,一个足够年幼的皇子,母族必须要有相当的身份,跟皇家的关系也要足够亲近——不是血缘上的近,而是忠诚度上的近——更重要的是,皇子的母亲和母族,都必须足够谨慎知度。

  其实,皇帝属意的人选,是皇后的嫡子。但是,皇后早就被确诊,不可能生养了。皇帝又咨询了皇后的意见,不想,皇后拒绝了让她的家族或者母族的姑娘进宫的提议,再一次申明,任何一个皇子皇女都是她的孩子,她会将每一位皇子皇女视如己出。

  皇帝见状,只能自行决定。

  在进行过仔细的考察之后,他取中了贾迎春——性格足够绵软,或者说根本撑不起来,正好可以让皇后借腹生子,又姓贾,是贾代善的亲孙女,可以用来安抚剩下的勋爵贵胄之家。

  告知了皇后,等甄贵太妃一年国丧期满,皇帝就派遣大宗伯和礼部尚书去了贾赦家礼聘贾迎春为嫔。

  荣国府被查抄,就连贾母都被软禁在了一座两进的小院儿里,贾赦正为了母亲的事儿奔走呢,哪里顾得上女儿?现在天使登门了,贾赦都傻眼了。

  贾赦不是笨蛋,固然他已经宅了大半辈子,可是少年所学早就深入骨髓,不是说丢就能丢掉的。

  贾迎春如果身上有婚约,那么贾赦可以拒绝,既然贾迎春身上没有婚约,户部黄册上没有婚书备案,贾赦就没有理由拒绝皇家礼聘他的女儿。

  贾赦只能应下,然后一面为女儿进宫做准备,一面急急忙忙地让儿子来义忠王府打探消息。

  妙玉和义忠太妃自然不会隐瞒。

  得到消息的时候,贾赦邢夫人也不知道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提着心。贾赦没有对女儿隐瞒,而是选择了对女儿说实话,并且叮嘱女儿,要求女儿进宫之后一定要听皇后的话,每一步都要跟着皇后走,如果不懂就去请教皇后或者公主,不要自作主张、不要跟贾元春跟凤藻宫有任何牵连……

  贾迎春即将进宫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贾母的,贾母让鸳鸯给贾迎春带话,叮嘱的话完全跟贾赦交代的相反。

  不得不说,贾迎春被养得有些蠢,就是这些年贾赦邢夫人已经尽力了,嬷嬷们也教导了她许多话,可是她依旧傻傻的,很有些不知道轻重。

  她竟然信了贾母的话,认为堂姐妹就应该互相扶持,然后在侍寝的时候为贾元春求情。

  皇帝气得拂袖而去,直接冷了她半年。

  最后,还是皇帝本人放下了。

  他原本就是把贾迎春当成生育工具的,贾迎春本人素质如何,他根本就不在乎。

  皇帝宠幸了贾迎春几回,确认贾迎春怀孕之后,就不来了。也不得不说,贾迎春在别的方面不行,争气的肚子倒是有一个,她进宫九个月怀胎,第二年夏天生下一个小皇子。只可惜,皇子落地没让她看一眼,就让皇帝下令,抱给了皇后养。

  知道内幕的妙玉听说,也只是叹息一声。

  纵然拖了又拖,她的亲事也要相看起来了。

  在皇家五位养女公主之中,按年岁,她排行第二。前面那位大公主旧年选中了驸马,只可惜,不等大公主出降,驸马的家里因为欠了亏空已经被清算,现在皇家不得不为大公主重新挑选驸马。

  至于妙玉,如果不是甄贵太妃的国丧,本来那一年,宫里就要为她挑选婚事,可是现在,已经推了三年,她的亲事不能再拖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瓶er 30瓶;岁居然 10瓶;刺儿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